2025年6月,渤化永利化工公司申報的“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盤活案例”,成功入選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公布的、2025年度歷史文化資源盤活利用典型案例名單。
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是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、愛國實業家范旭東等于1922年創辦的、我國第一家私立化工科研機構,為打破西方技術壟斷,實現民族化學工業自立自強作出了歷史性貢獻。舊址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解放路138號,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近年來,為大力弘揚近現代民族工業實業報國精神,推動文物活化利用,針對舊址本體存在的屋頂漏雨、木構件開裂、內墻潮堿等病害,在濱海新區文保部門指導下,渤海化工集團、渤化永利化工公司推進本體修繕工程,于2024年10月完成布展并對外開放。
修繕后的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以“工業先導 功在中華——范旭東的光輝人生”為主題,生動展示了20世紀初葉,我國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范旭東率領李燭塵、侯德榜、陳調甫、孫學悟等民族化學工業先驅,秉持“為救國家危亡而辦實業”的赤子情懷,艱苦卓絕、鞠躬盡瘁,打造聞名海內外的化工生產科研集團——“永久黃”團體,打破多項國外“卡脖子”技術制約,開創我國純堿、化肥工業及微生物學研究先河,矢志為民族化學工業自立圖強、創新超越奮斗的光輝歷程,已成為弘揚愛國主義和科學家、企業家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。
展覽自免費對社會開放以來,接待參觀者萬余人,提供專業志愿講解服務200余場,在賡續歷史文脈、傳承實業報國與科學創新精神中發揮顯著作用。下一步,渤化永利化工公司將持續征集文物、優化展陳、提升周邊環境,并積極探索市場化運營模式,推動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從靜態的歷史遺產向可感知、可參與的鮮活文化空間轉型,讓以愛國報國強國為主題的天津工商“文化基因”綿延傳承。